总体趋势上稳中有进,尽管外部依然复杂严峻,包括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国际不确定性增大等因素,但得益于中国强大的生产供应能力、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体系以及持续扩大的稳定政策,中国国际贸易依然保持了较强的韧性,并有望在未来实现稳中有进的态势。
中国强调高质量发展,这将成为推动中国国际贸易持续增长的关键。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中国将进一步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新兴贸易领域的发展,跨境电商将继续成为中国国际贸易增长的重要引擎。随着“一带一”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将更加紧密,为跨境电商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服务贸易在中国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将逐步上升。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金融、教育、医疗、文化创意等领域将成为服务贸易的重点发展领域。中国将加大服务出口力度,推动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同发展。
绿色贸易,随着全球对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贸易将成为中国国际贸易的新增长点。中国将加大对环保产品和技术出口的支持力度,同时推动绿色供应链的建设。
数字贸易: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全球贸易的重要趋势之一。中国将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借助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精准营销等,提升运营效率与竞争力。数字贸易港和数字服务“出海”等举措将推动中国数字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贸易区建设与深化区域合作,中国将继续深化与东盟、欧盟、非洲等地区的经济合作,特别是在RCEP框架下,区域内的贸易壁垒将进一步降低,促进贸易化和便利化。这将为中国国际贸易提供更多的市场机遇和增长空间。
扩大贸易区网络:中国将进一步提质增效贸易试验区的发展水平,并有序扩大其范围和功能。同时,中国将与更多有意愿的国家和地区商签自贸协定,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这将有助于中国国际贸易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政策与支持稳外贸政策,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外贸政策,包括狠抓《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落实,帮助外贸企业稳订单、打通堵点和卡点。这将为中国国际贸易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优化营商:中国将持续优化营商,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包括完善外商投资授权登记体制、为外商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市场准入服务、持续规范涉外企业监管等措施,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国际贸易的吸引力。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地缘紧张局势可能给中国国际贸易带来不确定性。中国需要保持并加强风险防控能力,积极应对外部变化。
贸易碎片化趋势可能导致国际贸易成本上升。中国需要加强与的贸易合作与协调,推动贸易化和便利化进程。
长期高利率及气候相关灾害:长期高利率和气候相关灾害等全球经济下行风险的因素也可能对中国国际贸易产生影响。中国需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动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
中国国际贸易在2025年及以后的展望呈现出积极而复杂的态势。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国际贸易有望实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态势,并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作出积极贡献。
李长亮著名经济学者、作家、从事金融学、消费经济理论研究多年,著作有《直价商业体系概论》、《用经济学生活等》文学作品《点滴人生》《为你写书》《爱与情的人生哲思》等。